优秀文旅小镇的建造和运营之路,一定是研究时代趋势和客群当下的生活痛点,提供差异化的解决方案;一定是文化+旅游的创新和突破;一定是有辨识度的IP打造,具备话题性的互动。文旅小镇区分于普通商业项目的根本差异就在“文化”二字上,“文”与“旅”都要紧密相连,没有牵动人心的文化内涵支撑的“文旅”是空洞的,终究会缺少魅力和可持续性。

主街实景

从2019-2022年,通过三年多的时间,我们有幸与国内成熟的专业文旅小镇开发运营商伟光汇通集团一起,完整参与了位于云南芒市的傣族古镇项目,从前期规划,到设计建造。一同见证了项目的开街运营开启这个云南小城一片土地的成长,直至成为芒市城市会客厅的过程。

项目总图

进展航拍

本项目总占地约2500多亩,目前已开街运营部分约300亩,其余部分还在有序建造中。在傣族古镇的设计中,业主与设计团队一起,对小镇从主题策划、业态落位、小镇肌理、建筑风貌等方方面面进行了深入研究。我们想在项目正在给芒市带来积极变化之际,借本文分享一下项目的打造经验。

一期实景

项目背景&资源梳理

本项目的开发业主为伟光汇通集团,伟光汇通集团秉承“让城市更中国”的品牌理念,经过20余年的文化旅游小镇开发建设与运营管理实践,积累了丰富的文旅小镇开发、建设、运营经验,形成文旅特色小镇从规划设计到持续运营管理的全产业链服务体系。设计团队在与其合作过程中,形成了十分良性的相互促进关系,甲方和乙方通力合作、相互学习确保了傣族古镇项目的顺利推进。

本案所在的芒市是德宏州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和交通、通信枢纽,是中国通向东南亚、南亚的重要门户,也是云南省四大旅游热区之一。现居住着傣族、汉族、景颇族、德昂族、阿昌族、傈僳族等多种民族,其民俗文化多样,尤其以傣族历史文化最为悠久深厚。

城市区位

项目地选址于芒市市区东北方,东临象达线,西临芒市环城东路,南至芒市宏美家园及周边山林,北临121县道。整个基地,东西长度将近两公里,项目建成后,将让芒市整个市区范围向东拓展至原先的1.5倍。

基地位置

用地规模

基地南侧紧邻五亚山,同时板过河沿着东西方向穿过用地,项目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,城市和自然交界的清晰格局,也使得动静分区得以初步划分。

动静分区

在对芒市现有资源进行梳理之后,我们得出以下结论:

1、地域景区众多,未形成合力,缺核心旅游集散地;

2、从市场需求和差异化发展需求出发,缺高品质休闲度假地;

3、本地傣族文化悠久且深厚,但缺傣族历史文化的承载地。

所以成为具有芒市特质的城市名片,向世界展示古傣文化,与生态和谐对话,是本案的目标。

整体鸟瞰效果图

核心结构&人文延续

“万物有灵”的信仰使傣家人相信,即使是人为产物的村寨,亦是和人一样有灵性的生命体,是一个有头、有尾、有心脏的,和人一样完整独立的个体。于是,在原始宗教的影响下,傣族村寨无论规模大小、地形差异,都有着形似的空间布局。

寨头 · 文化展示中心实景

寨头-寨心-寨尾三个节点控制村寨的布局走势,使傣族村寨显现出了人格化的特点。所处位置几乎位于一条直线,构成了一条控制性强的空间序列贯穿整个傣寨,成为聚落生长的灵魂,其他的布局围绕这三个节点展开。

经典傣寨

这三个神性空间,连同商业空间、居住空间、公共空间等一系列功能场所,共同组合了一个完整而有生命力的村寨聚落。寨头-寨心-寨尾这一经典的线性布局也成为我们规划的结构基础,三大节点被一条清晰的主轴串联。

布局沿用

为了满足更加丰富多元的现代生活需求,我们对节点处的空间进行放大,打造标志性建筑,使其能够承载更大规模的公共活动,成为凝聚社区活力的开放空间。同时在三大节点之间打造若干次级节点,提升开放空间的分布密度,让节奏的起伏变幻更加丰富,加强游逛时的空间新鲜感。

三大节点结合次级开放空间

寨头 · 黎明广场实景

次级节点·白象广场实景

空间肌理&丰富层次

在完成核心结构的设置后,我们进一步丰富街巷功能,再让建筑与水系互动,共同塑造丰富的图底关系。“主街+次街+水街+巷道+广场”的四级街巷与广场逐级相连、功能互补,共同构建古镇合理的商业休闲空间。

街巷尺度规划

商业街区整体布局依山傍水,逐水而建的街区形式生动灵活。合院肌理随着地势起伏,体现自然变幻和古镇韵味。建筑与水系顺势互动,尊重自然的同时充分挖掘其景观价值。

肌理过渡

河道及外摆空间规划

商业主街是镇区内最宽的街道,多为纯步行空间,需要满足庆典游街的重要功能,保证步行舒适性和人气汇聚。主街上设置多个广场节点,每100-300M设置一主题广场,用精心打造的文化景观调节购物氛围,进一步提升古镇商业价值。

主街节点规划

主街实景

同时充分考虑各广场功能所需尺度的大小,设计的尺度满足古镇商业所需集散功能及活动演绎。以广场为载体,地域文化为主题,游客可以体验当地特色的传统节日活动,例如当地的关门节、开门节、泼水节等 。

广场尺度规划

次街是对商业主街的补充,通过植入主线神话传说之外的文化要素,氛围偏向幽静探索,与主街共同形成动静相宜、风貌各异的游览空间。

次街实景

水街则会利用水景大量布置外摆,外摆摊位灵活多变,适宜在宽阔场地摆放。滨河商业街主要为休闲餐饮业态,配合外摆售卖亭能更充分地发挥水街商业价值。广场内部设置可移动外摆,进一步增强烟火氛围,提升广场人气。

泼水广场效果图

尺度上最小的巷道,数量上却是最多的。它们极大地提升了主街-次街-水街之间的交通灵活度,使整个小镇成为自由的、充满探索乐趣的有机体。

巷道实景

主题游线&文化沉浸

芒市独特的城市风貌总会让人产生来到异域国度的错觉。这归功于她差异化极强的地域文化,独特的文化形成了区域的凝聚力,也塑造了芒市在旅游市场的个性力。

异域风情

以德宏创世神话、民间故事为线,形成在地文化体验的主动脉,串联各个文化版块,构建傣族古镇文化旅游之魂。其中包含5大文化标志(白神象广场、婻侻罕宫、三道隐语、海罕传奇、玛腊宫),4大主题组团(北诏、勐楪莎、白部洲、蔑过亚),8大文化景观(不老仙草藏神蛋、混西迦的诞生、四位记录之神、记勐树与守护神、勐琵玛亚四神、姆丽芊哈娜、九孤魔、地下巨魔),形成一条核心文化体验游线。

文化点位分布

婻侻罕宫效果图

三道隐语效果图

旗舰餐饮效果图

旗舰餐饮实景

在此基础上,结合商业、滨水、山林等不同空间元素,挖掘文化与空间的互动体验,细分出傣风情、傣水乐和傣生态三条游玩支线。主线和支线的相互配合进一步丰富了文旅体验,让整个古镇能够吸引人们停留多日,流连忘返。

游览支线

一期鸟瞰效果图

日出实景

文化展示中心细节实景

古镇实景